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汪林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道德人格和政治理想的追求。中華傳統文化在長期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齊家”思想。家是社會的細胞,人類繁衍的細胞,有了好的家教、家風、家訓,能夠做到“齊家”,社會就有了健康的細胞。儒家齊家思想對于弘揚中華美德,立德樹人,建立良好家風與民風,促進社會和諧,均有重要意義。今年年初,國際儒學聯合會榮譽會長葉選平先生提出,儒學的普及是“做人”的再教育,希望國際儒聯要重視“齊家”的教育和家庭建設問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教育學重點課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家庭教育課題組正在組織專家學者對歷代先賢編著的家訓和蒙學典籍進行研究。
論壇籌備過程中,恰逢習近平主席在
國際儒學聯合會榮譽會長葉選平先生為大會書寫了會名,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吳小蘭、原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黨委書記、課題組總顧問俞家慶在開幕式大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大會共收到論文40余篇,大約50萬字,20余位專家在大會上發表了論文,其余專家在分組會上進行了交流。各地一百多名參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家庭教育課題的實驗區、實驗學校代表出席,并聆聽了專家們的學術報告。論壇上專家學者們紛紛指出:中華傳統文化在長期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齊家”思想,歷代先賢編著的家訓和蒙學典籍,是中華民族“齊家”實踐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對其進行現代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于弘揚中華美德,立德樹人,建立良好家風與民風,促進社會和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均有重要意義。(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