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中國儒商
用新思維推動民企和諧發展
中經創新經濟發展研究院企業創新課題組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民營經濟飛速發展,在國民經濟增長中越來越處于重要戰略地位。中小企業在民營經濟里占有很大比例,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中小企業中的高新企業則往往是民營經濟領域出類拔萃的佼佼者。仔細探究這些企業的發展軌跡,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和諧發展”成為中小企業不斷增強競爭實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存要素。
深圳市思維電器實業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思維電器)就屬于這類企業:集中小企業、高新企業、和諧企業等特質為一體的新型經濟組織。經課題組長期調查,于近期前往深圳,以思維電器為腳本,實地進行了深入調研。我們所關注的是:中小企業在民營經濟領域的真實生態與社會發展是否和諧?在經濟大環境的變化中,企業家如何帶領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人員素質、管理水平等方面做到和諧?在社會公眾面前,中小企業如何在資源配置、處理內外關系、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充分促進和諧?
青銅時代:市場催化“淘金者”
思維電器地處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市,其前身企業從1990年代后期開始起步,從無到有,十年間迅速發展為固定資產近2000萬元的高新企業,員工從兩個人發展到如今的100多人,實現產值上億元。在“變是不變的唯一”的商業法則盛行的今天,我們不能不對思維電器穩定發展背后的掌門人生出濃厚的興趣。
這個掌門人很年輕,他叫劉星明,他與思維電器密不可分。今天我們關注思維電器,有必要從他的人生經歷開始說起,他的經歷和許多民營企業經營者的大起大落有著異曲同工的意味。
1990年代初,劉星明正值青春年少。自鄧小平南巡以后,中國經濟開始突飛猛進地發展,增長速度明顯快于1980年代。胸懷大志的劉星明開始蠢蠢欲動,終于在1993年決定“仗劍走天涯”,他選擇了名副其實的天涯——海南。
自1988年海南島從廣東省脫離成為中國第31個省級行政區后,海口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經濟特區的首府,也成為了全國各地淘金者的“理想國”。中國區域經濟最具有轉折點的那段時期,剛好讓劉星明實地體驗到了。
“我到海南找朋友落腳,準備嘗試一下大海的滋味。第一次坐上長途列車來到湛江,轉長途汽車去海口,在中途見識了什么叫合伙演戲騙旅客錢財的伎倆,還好沒有上當。到了海口,碰到檢查邊防證,當時只聽說深圳、珠海要,沒有辦理海南的,被邊防人員叫到一邊,準備送回去,當時一想這不行,再試一下,在包里胡亂找了一下,見有一個畢業證的顏色和邊防證差不多,拿去后居然過關了。進了邊檢站后長出了一口氣,運氣不錯呀。找了一個的士,準備去附城,一問50元,錢不夠。轉了幾圈,在報亭買了一張地圖,花了6毛錢坐公交居然到了附城,然后坐2元的摩托車到了朋友工廠……”
劉星明的第一段人生傳奇就在南國開始上演,后來他經朋友介紹,用很少的本錢做了一筆生意,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湊巧的是,正好遇到人民幣大幅度貶值,從1:5.7一下子貶到1:13才停下來,他并不豐裕的財富迅速縮水,生活重回原位。1993年下半年,國務院發布《關于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意見》,16條整頓措施招招致命,海南房地產熱浪應聲而落,沉浸于樓市泡沫的苦澀。20個月時間的海南生活使劉星明第一次認識到宏觀調控的力量。
1995年,劉星明在江西九江涉足裝修領域并做得有聲有色,同時也開始與人一道投資股票。當賣方市場的潮水開始退去,海中的礁石露了出來。1997年席卷亞洲各國的金融風暴讓股市陷入低迷,急轉直下的行情讓劉星明的財富第二次“重返起點”,他從人生風光中看到了前途的艱險。
白銀時代:思維培植“知本家”
所有的事都正在發生,劉星明的事業一直建立在一種信念之上。幾個關鍵年份勾勒出他的事業軌跡。
1997年,滿心失落的劉星明來到生命中的第二個特區——深圳,從一個打工者開始,一步一個腳印檢閱人生。當然,他的事業雄心始終沒有冷卻,他有所積累后迅速和人合伙開辦企業,并在2004年成立了思維電器公司,將公司定位為專業生產高、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及電力設備智能監控方案解決的企業,主要產品涉及多種型號的高中壓開關柜、組合式箱變、低壓成套設備;基本覆蓋從110KV輸電網絡到醫療單位、工礦企業、辦公住宅的用電之間的變配電系統。
要探討劉星明的管理水平,我們就不能不首先注意他獨特的個性。高智商在成功管理一個企業的過程中固然作用重大,個人性格則更加重要。劉星明始終認可這樣的一種品牌精神:只有將粗放的品牌精雕細琢成傳世佳作才算成功。
他對于“思維”品牌的詮釋足以證明他的底氣:“改革開放初期,所有產業從零開始,一批憑借膽量的人群走在時代的前沿,制造出當時中國急需的產品,同時催生了第一批中國富豪;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民眾逐步從無到有,開始需求第二代產品,一批有市場眼光及一些知識的人士開始利用機會及膽識做出了當時國民所需要的產品,成就了一批企業,也成就了中國的第二批富豪,同時也擠掉了一些沒有及時改變方針的前輩富豪。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成功,國家的綜合實力的加強,國民的富裕,世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市場的進一步規范,機會主義的減少,知識經濟已經慢慢取代以膽量、機會的經濟時代。我們注意到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要為社會做出貢獻,膽量、機會的時代已經過去,頭腦意識支配行動,思想決定一切,思想成就一切,所以要以頭腦做事,我們要有思想,思想可以鑄就一切,思想者,thinker,思維,從此思維就成為我們的企業名稱,希望創造出以頭腦制勝于社會的企業。”
某種意義上,劉星明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家,更是一個“知本家”,他用自己的觀念和知識摸索出思維電器的精神氣質和市場內核,并一如既往地將知識定格為企業未來發展的動力。為加強企業現代管理理念,引進新的思維,他于2006年就讀美國斯坦瑞大學MBA工商管管理專業,再度錘煉自我。
黃金時代:科學促生“發展觀”
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幾個月之后的2004年,思維電器正式出爐。
從本質上講,2004年之前是劉星明的摸索時期,2004年后則是他讓事業走向規模的開始,我們稱之為“黃金時代”。而方向在1997年就已經指清,關鍵的問題是執行時的勇氣與技術環節的把握。做大做強是來自骨子里的一種本能愿景。
另一方面,“做大做強”對于劉星明和思維電器而言,也有著特殊的含義:財富和營業額不是衡量強大的唯一杠桿,科學發展觀才是思維電器的立足之本。
劉星明從企業規范經營伊始,即認識到建設和諧企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首先在企業里倡導樹立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統領企業,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讓發展成果惠及全民。
對于企業的經營細節而言,思維電器的應用領域涉及到基礎設施、重化工業、制造業、石油天然氣與采礦、能源工業、建筑設施等行業。嚴控企業產品的質量就是為人民造福。
思維電器歷來十分注重產品加工工藝和質量水平的提高。公司一成立就推行ISO標準管理,并在一年后的2005年順利獲得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同時取得低壓產品CCC國家強制認證,高壓產品型式試驗也順利通過,產品質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證。憑借優秀的設計制造經驗,思維電器系列產品在珠三角地區獲得廣大企業的信賴和支持,多年來為眾多的客戶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和大型綜合性電力設備智能監控方案及設備工程安裝,樹立了不少典范工程,受到眾多用戶的一致好評。事實證明,“思想?鑄就品質-----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持續不斷的改進”的質量方針從來都不是一種空談。
而當科學發展觀成為思維電器的品質動力時,企業效益日漸顯著,隨著企業聲譽的不斷升高,思維電器被吸收為中國民營企業家協會會員單位,并在2008年被增補為中國民營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單位,同年,劉星明也被深圳市服務貿易協會增補為副會長。
與此同時,“思維電器模式”也成為不少業內人士關注的話題。那則著名的“新三段式理論”成為大家界定企業發展的通用法則:“思維在要求,思想創新于一流產品;思維在追求,思想鑄就于一流企業;思維在需求,思想服務于一流客戶。”
黑鐵時代:和諧釀就“責任感”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民營企業由異軍突起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正當民營經濟風生水起時,2008年殃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不少抗風險能差的中小企業頃刻身處前所未有的危機中,不少企業因虧損處于停工、半停工狀態,千萬農民工失業。
劉星明清醒地意識到身上的責任和思維電器將面臨的挑戰,領先一步制訂了應對措施。
金融危機首當其沖的就是制造業,但由于我國人均占有電量遠低于發達國家,甚至不及美國和英國1950年代的水平,所以我國的電力需求量仍將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電力設備制造業市場空間不容小覷。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國務院推出4萬億元投資計劃,其中,鐵路、公路、機場、城鄉電網投資是1.8萬億元,占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45%;國務院出臺的拉動內需十項措施中,有三條涉及到電網投資。這些勢態讓劉星明看到了希望。
之前,思維電器正在加快高端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發展進程,與多所他高校進行了科研合作,成功開發出智能水位控制產品及電力無人值班控制系統,在市場搶占先機,以抵御風險。
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著各行各業,也考驗著民營企業的發展能力,檢驗著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心。劉星明認為,一個企業除了積極投身慈善事業、注重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在當前形勢下,“社會責任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越是困難時刻,企業越不能忘記履行社會責任。
不少人曾經說,生財之道只有三條,壟斷、投機和創新。對于劉星明而言,只有創新才可以成就夢想,他對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滿懷信心。今天我們縱觀他帶領思維電器走過的路,基本上也是一條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的道路:科學管理,實現企業內部的和諧;科學發展,實現生產管理和經營機制的和諧;以人為本,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和諧;統籌兼顧,提升和諧的企業文化。
2009年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在“保增長、促升級”的主線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對此,劉星明深得其精髓。
劉星明表示,在新的歷史時期,思維電器將繼續秉承它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積極調整結構,大力創新技術,在危機中抓住轉型升級的機遇,挖掘更多崗位以緩解社會就業壓力,讓“思維電器模式”成為建設和諧企業的樣板之一。
課題組成員
何虎林 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原副書記、
中經創新經濟發展研究院理事長
楊凌隆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
中經創新經濟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賈華強 中共中央
中經創新經濟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茍君厲 中國儒商文化研究會秘書長
中經創新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