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趙毅武
感謝大家來這里和我們一起探討傳統文化,我們學習傳統文化,首先是希望學以致用。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延續和總結,經過上世紀,對文化的反思甚至是破壞,到了經濟繁榮發達,所有周邊的環境都在迅速變化的時代,到底有沒有現代意義,這是我們做企業,整個企業的員工工作,我們去發展,作為企業家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們不能停留在做點商業,掙一點錢的水平上,企業經營的層面太低了,市場的變化非常容易讓我們失去自己的發展。中華文明延續了這么多年,文明繁榮、昌盛發展是有內在原因的。什么是我們這樣的文明?作為世界上唯一這么多年延續不斷的,直到今天還仍然以漢文為主,形成了特別有生命力、凝聚力文明的存在,這和我們這樣的民族在過去幾千年里所形成的智慧和文化傳承是有關的。
什么是我們的文化傳承?我們都知道,人從出生開始,作為生物的命運,它一定是基于個人的生長以及繁衍,這是生物體的本能和本性。它一定要尋求生活和繁衍的最佳效果,作為個人來說,作為人這樣的生物來說,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存續發展形成現代的文明,原因是我們與其他動物相比更加群體化的組織,我們通過群體化獲取更大的生命項目,我們通過群體化形成的社會和有序的共同發展,才能帶來人群更好的生活條件和進步。到了現代,周圍的技術和經濟,文化環境的變化,到底我們國家文明延續幾千年的內核是否有意義,要認真反思它存在的理由以及現代西方文明的力量,西方文明是基于經營、經濟的基本公司組織存在的,基礎的經營群體是公司形式,它必須把若干人群集合在一起取得最大項目,單一的工作效率已經沒有辦法在現代的競爭中有什么優勢,而中國過去的文明是怎么做的,當時我們沒有公司,我們有家族。這點在瓊海看到,瓊海一個村就是一個族,一個族就是一個大家,過去的經濟體,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就是家族形式,它的農業經濟的基本單元就是以家長、族長為主形成的組織,在這里有內部的連接、相互的關系、共同點,有他們內在相互聯系的有效組織形式。現在在中國大的地區都沒有大的家和大的地區,跟現在不一樣沒有辦法形成一個獨立的單元,農業經濟已經不是主體經濟了。為了發展經濟,為了更有效益,大家都出去工作,過去的家和族的經濟作用不存在,但是,我們還在延續過去的文化領域。相對現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和企業文化,過去家族的內在聯系和協同以及內在文化的共識,它是有相關性的。中國現代經濟的現狀,我們仍然是以公司作為經濟體,公司的經濟體在經營管理上,就像黎教授所說的,我們確實缺少西方的經驗和理論,我們除了學習西方的理論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我們以什么樣的文化和道德倫理去建設在公司內部內在的共同理念,如果拋棄多少年來我們的傳統文化,以個人的喜好或者道聽途說的說法或者完全西式的理論和指導的話,恐怕在中國是水土不服。經營管理的原則和所在的精神環境的文化有關系。比如你來組織管理非洲的部落或者印度落后地區的方案,那么在中國可能完全不符,那你去管理歐美國家人士,它有管理的基本原則,在中國也有不適應的地方。中國人是什么樣的人?中國人盡管傳統文化教育缺失,我們沒有怎么讀過四書五經,但是,從小就在我們家庭做有這樣傳統文化的熏陶,我們要孝敬父母、尊師重道,這是我們從小就形成的,在生命里的文化傳承到現在。可是因為現在經濟的原因,這樣的文化背景被弱化,但是,我們的血脈中是有這樣內涵的東西在里面,這是形成我們精神文化最主要的目的。它不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更不是伊斯蘭教文化,而是傳統的中國文化。文化的內核是可以調度員工,能夠得到員工共鳴,能夠取得社會資源認可的根本理念和主張。如果遵循這樣的內容,做一個企業、一個小的系統才能和整個社會大環境取得一致和和諧。所以,我們認為即便從經營角度講,我們的企業所做所為,它的追求也應該符合整個社會的需求和社會的利益,這就是我們在傳統文化中所講的意義,就是你作為一個人也好,作為一個企業也好,你所遵循的事情是周邊的環境、周邊的人、周邊的其他企業,大家共識的需要。你如果作為一個企業、一個產品不能真正滿足社會需要,通過一些假貨,通過一些偽劣的東西,只能是暫時的收入,不能持續長久的發展,你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你不能在社會環境生活,你要讓周圍人認可,至少要做對大家有益的事情,至少是無害的事情,那么你個人的發展空間和個人的進步都是有問題的,這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作為一個個體來說,你需要和你的群體形成一致的方向,作為一個基層的經濟單元、作為一個公司來說,你需要和你所在的社會和你所處的環境達成一致的目標、一致的需求,這樣才能很好有效的存在,這是我們回去反思這個國家和這個文明的發展能夠繁榮昌盛的原因,也是當今把這個企業作為長遠的考慮和建設所要遵循的原則。我們回去看,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這樣非常和諧友好、相互信任、相互關系比較確定的經濟體,所以,我們以家、族或者一個族群從事的農業經濟,一旦在一個和平的經濟里,它自動會迸發出活力來。我國過去遇到的問題往往是統治階級,由于各種原因內憂外患,它沒有給社會的老百姓這樣的和平環境。現在,中國延續了將近70年的和平,在這樣的和平環境里,中國的經濟一定會迸發出活力,靠什么迸發出活力?靠我們每個人的勞動,靠我們很樸素的傳統文化觀。我們成功的企業,我們講企業家的魅力,就因為它就是魅力嗎?是因為你的所作所為,你的主張得到了員工的認可,符合你員工的需求,那么你這個企業能夠發展得到社會的認可,是因為你的企業所做的事情符合社會的價值觀,給社會創造的價值。這也是對于我們的企業對現在的認識,而這樣一系列的文化、文明智慧我們到哪里去找,靠我們這些沒有學過傳統文化,或者很簡單的西方科技創造,或者簡單引入西方的教材來用到我們的企業,當然別人的長處要學習,但是,我覺得應該好好學習文明延續發展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運用在我們的企業當中。這樣的內容很容易看到,只不過你要更改一下你所學的概念,在過去講到人的時候,處在大家庭中的人,處在家國環境中的人,在現在它仍然是一個人,但是,這個人不是一個家或者一個環境了,我們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和科技已經不一樣了,我們所在的可以掙到養家糊口和生活的地方就是公司,我們獲取個人發展的地方也是公司,它已經不是家族了,建立這樣基本組織形式的規模、競爭力、能力,它應該在公司的環境考慮。
在一個家里建設良好友愛的和諧的良好環境,大家友愛幫助、無私的有效的與別人溝通、信任別人。你們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尊老愛幼是必然的,但是,在公司里往往是這樣,最近有人寫文章,中國的制造業已經沒有希望了,老板和員工已經變成了敵人,相互算計、相互利用,你是工人當然希望老板善待你,因為你是弱者。問題在哪?問題在于我們做企業的同志,大家在這里已經有一定的成績了,我們處在比較優勢的地位,我們對我們的職工怎么看?如果都把職工想象成敵人,只有給職工少的錢你才能賺到錢。現在很多人講家文化,實際上我們就是用公司取代家文化,獨生子女、父母做經營,當然現在也有家族企業,為什么?它組織的內部原則和文化是不一樣的,我們怎么建設我們的公司文化,建立我們公司的管理,可以像過去古人的管理,像過去家的管理和古人文化去管理。怎樣像愛我們的員工、像愛我們的兄弟、子女一樣;作為員工,我們怎么樣為家做貢獻、怎么來建設好。大家集思廣益,把家和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昨天固锝集團把家的文化融入到公司僅僅三年時間,它的公司效果就大大增長了,為什么是這樣?原因是員工放棄了自己的考慮,把公司放在第一位。現在的企業員工僅僅是打工的,它的效率和效益差別很大,解決這個問題,處在這個企業的經營和指標穩定的話,效益確實有很大的提升。作為現在,企業如果缺乏競爭力,只有大家團結一致,才能克服困難,產生一定的競爭力,大到幾百人的協調,僅僅靠制度、靠流程已經很難了,員工沒有主動性,高管僅僅是為了它的工資和獎金做事情的時候,它的關注點和努力程度都不一樣。假如你的員工都像你的家人一樣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為企業努力奉獻的時候,那么企業效益也有了,怎么樣掌握效益的分配尺度,這是多年來對企業經營的認識。我們就應該把這樣的效益分給別人,經營這件事不能在意錢,不能太在意所得。沒有做過的人很難理解,過去有一句話,財聚人散,過去是合理分配的概念,沒有受過傳統文化教育的人都有那么高的境界,而且處在比較惡劣的文化當中,我不認為我們現在的文化是很好,這么多人沒有受過傳統文化教育,而且沒有信仰,出去到火車站包放在座位上你是不敢離開的,傳統文化的教育不會有這方面的擔心,到西方國家會少得多。過去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在境外的安全,不會像中國一樣裝很多防盜門,相對來說境外的環境安全的多,境外的企業工作時間不是固定的,它也可以在家里工作,工作完成的情況和管理都比國內好的多,它有文化背景和長期形成的素養,這是不同的,但是,在中國不是這樣,在中國還非常現實的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怎么辦?其實自己少分一點,你該分五分的,兩個人一人一半,那你就分四分好了,任何一個人感激你都會努力工作。道理很簡單,那么你能不能做到,走出頭一步是不容易的。企業的利潤你少分,多分給別人,那么很多事都很容易解決了,這樣合作的人會更多,上下的關系會更簡單,這會消除很多做事情上的相互信任以及溝通上帶來的問題。在這樣的社會。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企業往往是五五分或者五六分上。
介紹一下,一位巨富本人的說法,這個說法讓我非常有感觸,洛克菲勒說,一個人能把國家的利益、人類的利益和社會的需求放在首位,它的企業經營才能真正有規模有發展,這樣的積極性能夠做出這樣的企業成功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們認為這個企業只有把自己企業的發展和員工個人的進步,個人的家庭和事業的成就能夠一致,能夠和你的供應客戶需求一致,確實要為它著想,做出至優價廉的產品。東西要好品質還要便宜,這是不容易的,這與境外的公司做法很不一樣,他們的國家很小,做的很精就可以了,而中國的市場很大,中國這么多年的經商哲學,東西要好還要少賺錢,少賺錢就是把所得的一分多讓給客戶,多讓給和你一塊經營的人,這也是六四的概念。你要符合社會的需要,你的供應商要考慮到,他們也是要有很大一群人也要工作和生活,要給他們合理的利潤,不要壓榨或者欺詐他們的利潤,只有合理上下游價值鏈上的合作者有很好的相處,與員工非常好的相處,你態度在比較和諧的環境更好發展自己的企業。“和義廣業,成人成已”,義就是社會和所有人群的共同利益和需求,這樣的發展才能滿足大多數人和整個社會的需要,在上下級關系處理的時候,員工和合作者共同開展業務的時候,我們要記住,先賢所說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過去大家總是彼此謙讓,現在需要你先謙讓才行,因為可能你周圍的人沒有這么理解先賢的看法。從我們的相互關系來說,你周邊的朋友只有他們都發達了,你才能和大家一起進步;你的員工進步了,你的企業才能更有水平;你的客戶發展了,你的產品和服務才能有更多的需求;你的供應商做好了,你的零部件或者原材料才能更好;你的所有合作伙伴都賺到了錢,你才能賺到錢,這個道理如此的簡單。就像空氣和水一樣,問題是能否遵循它,其實大道就是那么簡單明白的,沒有那么復雜的道理,講一大堆東西講到最后就是這么幾句話。所以,我們認為基本的哲學要遵循這樣的原則,成人最后成已。我們的經營也是從很小開始的,二十幾年前做醫療行業的時候,其實也是做一個投資,在我們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認為只有把資源集合起來才能真正形成在相關領域的競爭力。員工的力量、供應商的力量、客戶的力量,我們所服務群體的各方面力量能夠協同的話,我們才能夠達成這樣的匯聚力量,更有所施展、更有所發展的組織形式和這樣資源的協同。我們企業把銀河系作為我們的標志,什么概念?每位員工都是燦爛群星中的一顆,只有共同努力才有總體能量的發揮,整體的資源和我們所有的人怎么合作起來,我們要有傳統文化理念做支撐。什么是我們遵循的文化理念?古圣先賢給我們總結的智慧,我在這里更注重更老的、更早的圣賢的一些主張。到了晚晉的時候,一些迂夫子所說所述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那是被扭曲過的說法不一定對,大家要有見解。最近一百多年文化的變動變革,也是不符合廣大民眾文化的反思和修改,但是,有點過了。我們還要回到文化真正的源頭看看它的內核是什么?我們希望建立起比較和諧,能夠統一考慮到員工、價值鏈上、周圍環境所有各方的想法和訴求的企業。作為企業家,我們已經有一定的人生成就了,至少我們不是社會的弱者,我們是有責任的,我們的企業相比過去的家,企業家在整個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起到比較重要和導向的作用。我們也有條件也有資源,我們把企業家比作什么?比作勢,而不是商,有一定資源有一定條件有一定影響力,當然還要多學習一點文化和支持,我們應該做什么?我們應該負起對家庭的責任,對親戚、友鄰的責任、員工的責任,這些首先要點亮人們心的火,從這些掌握資源條件的人開始。如果我們希望辛辛苦苦打工的員工,或者說在農村辛苦生活的民眾怎么講道德,它學習的機會很缺乏。那么我們希望誰去做這件事,希望國外的某些人士來告訴中國該怎么發展。只有我們有經濟條件的人學習傳統文化喚醒內心中的良心,每天如果有時間靜思的時候,你還有什么事情要做的,我們不講宗教、只講良心,是不是能夠對周圍的人更和一點?如果你擁有財富的時候沒有運用好,是不是覺得沒有更好的盡到責任?我們中國人都是有責任感的,你的父母、你的家庭、你的鄰里、讓你成就的這些員工、使你成就的客戶和供應商、你所在的生存環境、社會環境,是不是覺得自己應該做更多的事情?其實很多事情一開始是不難的,如果真正反思自己能做的事情,能夠開始這一步的,它不僅僅是道德上的問題,它也是企業經營上的問題,其實你在這樣的角度看問題的時候,很多事變得簡單了。如果有的人占點便宜就好了,我們就做大度的人,如果員工需要幫助、周圍環境和社會需要幫助,我們就多做一點。當然我們要把企業經營好,讓員工生活的好,個人都有發展,我們所在的業務鏈條上相關的人的關系做的很好、鄰里很好,這是更重要的。其實其他的事情我們做的很好,這個社會的政治環境怎么樣,其實是我們這么草民很難做到什么,但是,我們可以把周圍的關系和相關的人以我們的力量關注好,現在的企業家應該有這樣的心胸,應該有這樣的追求。在這里要跟大家講的其實很簡單,就像剛才引入的洛克菲勒的話一樣,你做了以后,你的企業和你的業務會變得更加努力,也許會掙到更多的錢,其實和義可以廣義的,成人是可以成已的,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一點認識。
今天的時間只談理論恐怕很難談清楚,講企業的管理和認識與我們作為企業家的責任和認識與大家一起探討,希望大家和我們多交流,我們作為儒聯的企業委,我們希望把傳統文化更多引入企業經營,中國的企業應該走出一條與其他企業不同的路,中國的企業能夠與傳統文化一樣,能夠給人類文明帶來更多的進步,可惜我們現在的企業規模太小了,假如我們秉持這樣的文化,我們會做大的。就像黎教授說,陶朱文化就是傳統文化,敞開心胸秉持我們文明集聚的文化追求,這樣你會更好,你的企業也會更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