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馬梅若
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近日聯合發文,決定在財政部下達的債券置換限額內,采用定向承銷方式發行一定額度的地方債,并將地方債納入抵(質)押品框架。此舉有望推動地方債置換計劃進程加速。
三部委聯合出臺這一政策并不令人意外。今年兩會期間,財政部披露了第一批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但至今推進進程不能盡如人意。原定于4月23日發行的江蘇省地方政府債券就出師不利,遭遇延期。
江蘇省地方債發行遇阻并非個例。據媒體披露,其他多個省份地方債發行也遇到類似難題。在已宣布組建政府債券承銷團的14個省區市中,除江蘇外,重慶、安徽、貴州、新疆、天津、河北、山東、浙江、山西、寧夏、湖北、遼寧和四川等多地尚未公布具體發行日期,部分省份甚至沒有公布發行額度。
各地推出的債務計劃利率低、流動性差當屬制約因素。這種置換,對銀行等相關機構而言,收益會明顯下降,故此參與置換動力不足。
眼下的現實是,一方面債務置換計劃推行不暢;另一方面地方債的償債與發行壓力又與日俱增。
此外,去年以來,中國處于“三期疊加”階段,穩增長成為當前各項工作之首,這也有賴于地方政府繼續增加投資、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正是基于上述考量,多部委果斷出臺了相關引導政策。
細觀本次三部委推出的地方債新政可知,本次政策的一大亮點是將地方債納入抵(質)押品框架,而且范圍甚廣。不但如此前各方猜測的那樣,將地方債納入中央國庫現金管理抵(質)押品范圍,還將此范圍擴大至試點地區地方國庫現金管理、中央銀行常備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和抵押補充貸款(PSL)以及商業銀行質押貸款等。
通過此舉,地方政府將存量債務中到期的銀行貸款部分直接置換成地方債的同時,銀行也能以PSL、SLF、國庫現金等多種方式獲取較低成本資金。這將提高地方債的吸引力,緩解其因負債端成本過高而不愿購債的壓力,同時央行還可以借此釋放基礎貨幣,以支撐整體市場流動性。可以說,該方案對落實地方存量債務置換,加速新增債券發行大有幫助。
在此基礎上,若能輔之以財政存款的配套政策,那么第一批地方債置換計劃的推進將更為通暢�?梢灶A期,在多部門發揮合力、力保首批地方債置換計劃順利實施后,中央或將繼續推出第二批、第三批類似置換計劃,以緩釋地方債違約風險,同時讓地方政府借此解決保增長面臨的資金問題,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