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金 聲
日本問題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正是基于此,安倍晉三當選首相后推出的“安倍經濟學”以及“安倍政治學”,或者本書所稱的“安倍政治經濟學”,才會引起大家的極大興趣。除了追蹤熱點似的報道外,有學者愿意花精力去做系統的研究,非常必要和難得。
自泡沫經濟破裂以來,日本經濟經歷了痛苦的歷程。“安倍經濟學”儼然已成為日本經濟的救星。對“安倍經濟學”持樂觀態度的人認為,日本自泡沫經濟破滅以來的挫折期似乎行將結束,而“安倍經濟學”能夠帶動日本恢復元氣,同時再度國際化。對“安倍經濟學”持悲觀態度的人則認為,“安倍經濟學”不僅不能讓日本走出既有的泥淖,反而可能因為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同步爆發,導致日本越陷越深,從此一蹶不振。介于兩者之間的折中派則認為,“安倍經濟學”可能局部有效,不會使日本陷入債務危機和金融危機交互并發的泥淖,但可能難以徹底讓日本再度騰飛。
“安倍經濟學”真的對癥嗎?這是我們不得不仔細斟酌的地方。不管是樂觀派、悲觀派,還是折中派,對日本未來走勢的判斷,都必須基于對日本歷史的、全面的、客觀的了解,否則,任何判斷都禁不起歷史的考驗。因此,必須還原真實的日本經濟。
本書作者運用歷史的系統性分析方法,從日元國際化困境、財政貨幣政策困境、金融體系國際化困境、產業國際化困境和人口困境出發,認為“安倍經濟學”重新舉起了政府干預經濟的大旗,重回老路,竭力維持經濟的外傾性。但是,日本經濟問題在于其國際化的失敗,“安倍經濟學”難以帶領日本走出國際化困境,反而可能給日本的未來發展埋下財政危機和金融危機的禍根。
從這個角度來分析,讓我們看到了“安倍經濟學”熱背后整個日本面臨的問題,以及“安倍經濟學”的可能后果。而且,為保證“安倍經濟學”的強力執行,政治必然會轉向右傾,國際上一定會以強硬面目出現,而且還會以建立“正常國家”為口實。這構成了“安倍政治學”的基調。
更為重要的是,作者們將日本問題放到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之下,放到了各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化的歷程之中,從而總結出了一國經濟發展到國際化的幾個階段,包括一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化、國際化挫折和再度國際化等四個階段。已進入國際擴張期的中國經濟,能否借鑒全球的經驗,包括日本的經驗教訓,在經歷了改革開放后30余年的快速發展期后,有效地避免日本式的國際擴張挫折,進而通過人民幣國際化、企業走出去和金融機構國際化形成的核心競爭力,延續國際擴張的趨勢,并維持國際經濟實力,是作者思考的問題。
本書站在21世紀全球格局和趨勢的變化的角度來看日本問題,最終落腳到中國問題上,既是一種理論上的對話,也是對中國和世界未來的一種展望,不免有耳目一新之感。
�。ū疚目d于《當代金融家》雜志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