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張田勘
6月6日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發布,報告完成世界131個國家1970年至2010年的工業現代化定量評價。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工業水平比德國、英國大約落后100多年,比日本落后約60多年。
中國工業比德、英發達國家落后約100年的結論不可避免地會引起爭議,或許,這個結論對于所有工業領域而言,未必成立,但在有些領域而言,恐怕是成立的。
舉個例子,今年6月5日,深埋漢口中山大道六渡橋地底的武漢最老水管部分出土,這段約200米長的老水管管道建于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宣統元年(1909年)通水,已在地下運行了106年,至今沒有過一次爆管。當時這些管道都是從英國進口。
這個事實首先也證明,在工業產品的材料方面,英國的確比中國領先了約100年。這個比較是從自來水管道后來的維修更換得出的。武漢的供水系統在清末修建之后,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進入第二次發展建設期,用的供水管主要是鑄鐵管,到了90年代,用的主要是水泥管。這些管材強度不夠,在長時間地面車輛碾壓、管內高壓情況下,經常爆裂。進入21世紀,改用高強度鋼管、球墨鑄鐵管后,管道爆裂現象才大大減少。但是,這段老管道運行了106年,竟然一次爆管都沒發生過,只是偶爾發生管道接口處滲漏。
除了堅固之外,這段供水管供水水質也很好。按照國家自來水水質要求,水質達到1度以內就能達標。而這段老管道輸送的自來水水質一直穩定在0.5度左右,說明管道內部情況非常好,沒有發生嚴重銹蝕等情況。
現有的分析發現,這類英制管道材質為生鐵,其管壁比國內制造的鑄鐵管和球墨鑄鐵管要厚,整個管道厚實耐用,因此能服役時間超長,而且沒有發生爆管。
中國工業落后于發達國家100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和不承認這種差距。當然,更重要的是,不愿意找出差距的原因并學習他人的長處,從材料、技術、制度和創新等各方面迎頭趕上。
張田勘(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