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毛承之
在一定范圍之內,要加大投資與消費減稅減費力度,尤其是對一些欠發達地區新興行業、新興產業要大減。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0%。此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同比增長6.3%,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10.4%。
首先,7%的增速說明穩增長有力。
第二季度經濟增長與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同為7.0%,兩者之間有何不同?
對照2000年以來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實證研究結果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這是去年以來宏觀投資、消費、儲蓄增長進入全面下降周期之后,首次實現全面上升。這種結果表明:中國經濟增長還有很大的韌勁。
具體來說,今年第二季度數據與去年第一季度數據相比,我們可以發現:宏觀投資增長下降了10%左右,消費增長下降了0.6%左右,儲蓄增長下降了3%左右;而與今年第一季度數據相比,宏觀投資增長回升了0.67%,為19.89%;消費增長回升了0.67%,為4.83%;儲蓄增長回升了1%,為8.14%。在這種情況之下,還實現全面回升,實在不易。
2009年以來,中國宏觀消費增長已經進入了下降周期,這個下降周期正在加長,從2年已經發展到5年。而今,打破這個周期實在是奇跡!從另外一方面來看,宏觀投資周期卻正由長變短,從3年變為一年。所以,中央政府采取調控,打破這個宏觀投資增長周期也毫不奇怪。
為什么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能夠企穩,保持在第一季度的增速之上呢?原因有三:一是產能貨幣化高;二是就業穩定;三是收入增長穩定。
何謂產能貨幣化?就是產能系數與資本產出系數的比值。第二季度央行通過降息降準,讓廣義貨幣增長得到了很好的補充,讓整個國民經濟增長所需的通貨量從0.644上升到0.69,這促使實體經濟產能穩定。而產能一穩,實體經濟的資本產出效率就好,加上就業與收入穩定增長,所以,中國經濟向好的勢頭不減,上半年經濟增長就實現了7%。
當然,穩增長還要順勢而為,邁上新的臺階。
既然我們打開了進入全面上升階段的大門,那就要繼續鞏固這種發展勢頭。于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以改革釋放創業創新活力;部署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在擴大開放中增強發展動力。
而全面應對經濟下行,要政府調控與簡政放權、深化改革到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我們自己、市場主體(企業)以及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拿出錢來搞投資與消費,不斷為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增加公共服務、公共產品這個兩個新的引擎注入新的動力,使中國制造2025發光。
國民經濟增長是有內在規律和比例的,所以,要穩增長繼續提高消費能力,就勢必要不斷提高國民儲蓄率,勢必要保持較寬松的貨幣流通環境,勢必要提高產能與資本產出。在此建議,一是利用當前物價還處于下降這個周期,把市場價格降到位,加快銷售進度,讓生產投資與收入分配關系更加緊密有效,發揮出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可以說,用實價來穩增長更為有力有效。比如,可以全面取消市場壟斷性質的會員價格,本來就是這個價格,為何還搞非會員加價呢?二是在一定范圍之內,要加大投資與消費減稅減費力度,尤其是對一些欠發達地區新興行業、新興產業要大減。因為經濟發展存在著一種后發優勢,如果不減,這種優勢怎么發揮?三是要全面開放渠道,不要搞壟斷經營,更不要讓地下經濟泛濫動搖實體經濟發展基礎。所以,整頓金融市場與優化發展環境特別重要。
(作者系財經評論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