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賀軍
安邦咨詢(ANBOUND)此前曾兩度警示,厄爾尼諾帶來的異常天氣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沖擊。從最新信息看,這種可能性正在增大,今年的災害性天氣很可能對國內農業和經濟都造成不小的影響,應該引起決策部門的重視。
受厄爾尼諾影響,全球氣象災害多發頻發。中國氣象局此前曾預測,2015年厄爾尼諾將持續至秋季,并達到中等以上強度。不過,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氣象局的警告則更為強烈,稱目前厄爾尼諾的強度已達20年來最強。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今年的厄爾尼諾甚至有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強的一次。
中國由于強對流天氣點多面廣、強度大、雹災重,南方廣大地區暴雨頻繁,北方局地出現持續高溫,部分地區降水和氣溫均突破歷史極值,因此成為厄爾尼諾現象的“重災區”。受其影響,汛期出現“南澇北旱”的程度將重于去年。據不完全統計,今年5月以來,中國南方已出現13輪強降雨過程,一些城市發生內澇,多地頻發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中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5月以來,中國南方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偏多50%-400%,導致南方12個省(區、市)的部分地區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
受災害性天氣影響最大的是農業。今年中國的災害性天氣比較復雜,澇災、旱災、溫度異常同時出現。除了南方大部分地區今年遭遇的普遍澇災之外,在今年中等以上強度的厄爾尼諾情況下,預計華北大部分、西北東部可能發生較為嚴重的夏伏旱,中國農業部估計,伏旱發生程度和范圍都將重于去年,將給糧食生產帶來挑戰。在厄爾尼諾年份,東北地區的初霜凍時間一般會提前,農業部曾分析,今年6-8月,東北大部分地區降雨量偏多。其中,黑龍江、內蒙古東北部降雨量偏多20%-50%,東北北部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如果階段性低溫造成的生育期推遲和早霜“碰頭”,將對該地區秋糧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據安邦咨詢(ANBOUND)研究團隊了解,今年降雨過多、氣溫偏低和光照不足,已經開始影響到一部分夏收小麥的質量。有農民反映,今年小麥的成色普遍不足。更嚴重的是,現在正是南方地區水稻生長的重要時期,如果多雨天氣普遍而且持續,可能會顯著影響今年國內的水稻產量。
異常天氣的負面影響并不只表現在糧食生產和其他農業領域,還會波及消費、物流、交通、旅游等多個行業。比如啤酒生產行業,由于今年國內普遍出現“涼夏”,可能會象2014年一樣出現全行業產銷量負增長。有業內人士擔心,啤酒業基本靠天吃飯,第二、第三季度決定銷量的80%,冷夏有可能會讓企業2015年的計劃泡湯。此外,普遍的洪澇災害還破壞了不少地區的城鄉基礎設施,使得物流行業以及工業生產都可能受到一定影響。
客觀比較,今年的災害性天氣雖然比較普遍,但并非特大型洪災,災害強度有限;今年糧食即使有所減產,也不會影響中國的糧食安全,因為中國還有大量的儲備糧。不過值得警惕的是,由于2015年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很大,同時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因此今年的災害性天氣對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尤其是農業防災減災的任務艱巨。2015年是個敏感之年,中國經濟不能出現任何大的紕漏。
厄爾尼諾現象使得今年中國異常災害天氣發生頻繁,對糧食生產、消費、物流交通及部分工業會產生負面影響。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今年,這種負面影響尤其要引起警惕。(作者: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