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劉英
作者劉英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
1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非領導人峰會上提出將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提出未來三年的十大合作計劃。2013年,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非洲聯盟提出共建繁榮非洲的2063愿景,雙方不謀而合。當前,加強“一帶一路”與2063愿景的規劃對接是加速中非全方位的務實合作。
非洲各國多處于“一帶一路”沿線的凹陷地帶,成為世界經濟最具成長潛力的地區之一,加強中非合作,不僅能有助于解決其基礎設施、人才、資金等發展瓶頸,也有助于促進非洲經濟加速增長。同時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通過中非產能合作、三網一化建設等加速非洲經濟增長,也將帶動中國經濟發展,促進雙方共同繁榮,并有利于促進全球經濟增長。
實現加強中非務實合作,對接“一帶一路”與2063愿景,需要加強“五通”。
一是加強政策溝通。“一帶一路”不僅可與非洲2063愿景對接,而且可與非洲各國的具體發展規劃對接,將中國對非援助,從授人以魚提升為授人以漁。從根本上加強中非經貿合作,促進中非經濟增長。南非、吉普提等國都表示愿意積極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接。
二是加強設施聯通。非洲基礎設施嚴重滯后已經成為阻礙經濟增長的瓶頸,因此中非合作建設非洲高速鐵路網絡、高速公路網絡和區域航空網絡及基礎設施工業化)的“三網一化”已成為中非務實合作的重點領域。以“三網一化”為抓手,將中國要想富先修路的經驗帶給非洲,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帶動非洲經濟增長。
非洲缺乏覆蓋非洲大陸的完整交通體系。承擔85%貨物運輸的非洲公路總里程264萬公里,道路密度僅為拉美的1/2,亞洲的1/3。非洲鐵路不普及,僅承擔全球1-2%的客貨運量,鐵路總里程9萬公里,占全球6%,且26%與鄰國不通,中非、索馬里等15個國家還沒有鐵路。非洲航空及海運也嚴重滯后,整個非洲沒有一個大港口,非洲機場多非民用、航線少。
要想富先修路,鑒于基礎設施建設嚴重阻礙經濟發展的現狀,近年來非洲加快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步伐,實施“十大鐵路通道”、“非洲南北經濟發展走廊”等規劃。我國積極與之對接,參與到非洲跨國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中來,以“三網一化”為抓手加強中非合作,發揮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技術、資金、管理等優勢,以PPP等模式加強全方位互利合作,積極參與非洲鐵路、公路、航空、港口、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我國同非方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如全長760多公里的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鐵路,肯尼亞內羅畢至蒙巴薩鐵路等。
三是加強貿易和投資暢通。中國已連續6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國,非洲成為中國第四大投資目的地。2014年中非貿易、投資分別是2000年的22和60倍,投資年均增速超過30%。3000家中資企業來非為當地創造了10萬多崗位。中非合作對非洲經濟貢獻超過20%。
為促進中非合作,加強中非產能合作,支持非洲改善內外貿易和投資軟硬條件,中國還將實施50個促進貿易援助項目,并同非洲商談全面自由貿易協定,擴大非洲輸華產品規模。目前享受97%輸華商品免關稅政策的非洲國家已經增加到21個。2020年前中非貿易有望實現4000億美元,中國來非投資將突破1000億美元。
四是加強資金融通。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增長在非洲顯得尤為迫切,為確保“十大合作計劃”順利實施,中方決定提供總額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提供5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350億美元的優惠性質貸款及出口信貸;為中非發展基金和非洲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貸款各增資50億美元;設立首批100億美元“中非產能合作基金”。中非之間不僅可以加強在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應急儲備安排方面的密切合作,還可以加強中非貨幣互換的規模,以人民幣加入SDR成為世界第三大貨幣為契機,加強人民幣在非的清、結算中心建設,便捷人民幣在非的貿易和投資使用。鼓勵中國金融機構赴非洲設立更多分支機構。
五是加強民心相通。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加強中非之間在智庫、青年、高校之間的密切往來,有助于中非傳統文化交流互鑒。中國已經為非洲實施了近900個援助項目,未來三年,還將與非方落實200個“幸福生活工程”、光明行等具體而務實的科教文衛合作,這些合作將不僅惠及非洲人民,更有助于增進中非文化及軟實力的合作,有利于中非之間文明互鑒,更好發揮兩國人民的智慧。
加強“一帶一路”與2063愿景對接,將中國資金、技術、經驗與非洲人口紅利結合,將有效改善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現狀,也經濟高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加強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建設,實施中非雙方的“十大合作計劃”,著力破解非洲基礎設施滯后、人才不足、資金短缺的三大發展瓶頸,加快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有望實現非洲的快速及自主可持續發展,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310328,基金吧),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