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付立春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清華金融評論訂閱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一季度信貸超發,與房價上漲正反饋。央行《2016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4.61萬億元,同比多增9301億元,同比增長14.7%,超過2009年一季度的4.59萬億元,創下歷史紀錄。同期,房地產貸款增加1.5萬億元,同比增長22.4%,高于各項貸款7.7個百分點,占一季度各項貸款增加額的32.5%。個人住房貸款增加占一季度貸款增加額的22%,比一季度貸款同比增速高10.8個百分點。基本可以說,一季度貸款的三分之一流向了房地產行業,五分之一強流向了個人住房貸款上。可以說,一季度信貸超發與房價形成正反饋,但目前此輪循環基本切斷。
此輪價格周期進入下半場。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CPI同比上漲2.3%,漲幅與上月持平。CPI同比增速較小,消費品價格通脹無虞。同期,PPI跌幅顯著收窄,環比出現明顯正增長。3月PPI同比下跌4.3%,跌幅較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PPI環比上漲0.5%,是得13年末以來首次環比正增長,顯示隨著穩增長政策帶動需求持續回升,工業品價格正逐步擺脫通縮困境。生產價格引起的輸入性通縮效應逐漸減弱。
從2015年12月17日至2016年4月20日,螺紋鋼上漲62%,鐵礦石上漲65%,焦煤上漲53%,焦炭上漲72%,大宗商品投資回報率遠超其他任何品種。相當于回到了2010年經濟刺激的“四萬億”時代。
此輪價格上漲,更多是金融資本品驅動。此前央行的貨幣政策一直偏向寬松,這使得市場資金流動性大,而這些資金升值保值期望強烈,不斷尋求投資增值機會。2015年底多數商品已跌至低位,敏銳的資本,實際上是在玩一個類似“填坑”的游戲,哪里被低估、哪里有炒作空間,就去填哪里。因此,期貨市場成為他們的重要選擇,不排除有來自股票市場資本的預期。
股市承壓,債市是短期避風港。3月下旬,上證指數突破層層阻力上行,但運行到3000點之上后上行壓力放大,滬指也因此回落,4月以后,市場沒有繼續下跌,而呈現震蕩走高態勢。股指在消化前期壓力后繼續攀升的空間已經打開,但考慮到中長期制約市場上漲的因素猶存,股指繼續上行的空間有限。
短期來看,債券市場慢牛格局仍將維持,基本面因素仍是有力支撐,相較于股市的大起大落,債市風險低,成為資金安全的“避風港”。但長期來看,存在風險。一是供給側改革會導致部分金融市場潛在風險集中暴露。從改革方向來看,有利于化解潛在的金融風險。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并集中處理僵尸企業,會導致相關企業失去持續融資條件,債務風險將集中暴露。二是政策對債務重組的支持力度加大;三是債券市場打破剛性兌付的預期。
匯市存在空間,樓市泡沫擴大。匯市方面,我們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未來1到2年存在10%的空間。樓市方面,2016年2月2日首付比例下調和2月19日契稅和營業稅調整后,房價在春節后一線城市跳漲,并逐步蔓延至二線城市,資產價格泡沫擔憂加劇。樓市泡沫緩慢擴大。但是,對于日式崩盤的擔憂,住建部部長陳政高表示,“中國和日本的城鎮化水平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宏觀調控的措施也不同。因此,我要說,不能相提并論。因此,不能相提并論。”但日本式崩盤可能性降低。(作者系清華大學博士后、聯訊證券研究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