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rushang.cn 中國儒商 作者:光明日報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許多地名歷經(jīng)數(shù)百年、上千年,往往有著特定的含義,承載著一個地方歷史文化、民俗風(fēng)情、語言文字等諸多信息。地名不可讀錯,有時一“念”之差而謬以千里,引出許多笑話乃至不必要的麻煩,不可不慎。
有一些地名字是多音字,究竟念哪個音,需查字典或向當(dāng)?shù)厝苏埥蹋駝t是很容易弄錯的。如浙江省樂清市,“樂”念yuè而非lè;山西省長子縣,“長”念zhng而非cháng;山東省東阿縣,“阿”念而非;山東省單縣,“單”念shàn而非dn;河北省任縣,“任”念rén而非rèn;四川省汶川縣,“汶”念wèn而非wén。有時,同一個字在此地名中是這種讀音,而在另一地名中則是另一種讀音,尤需注意,如“行”字,河北省行唐縣中,“行”念xíng,而上海市閔行區(qū)中,“行”則念háng;“莘”字,山東省莘縣中,“莘”念shn,而上海市莘莊鎮(zhèn)中,“莘”則念xn。
有一些地名字是多音字,其中一音為地名所獨有,因而較為少見。這類字,在一些知名的地名里不易弄錯,如福建省廈門市,“廈”念xià而非shà;廣東省東莞市,“莞”念gun而非wn或gun;安徽省蚌埠市,“蚌”念bèng而非bàng;安徽省歙縣,“歙”念shè而非x,一般人是不易念錯的。而絕大多數(shù)極易讀錯,如江西省鉛山,“鉛”念yán而非qin;河北省蔚縣,“蔚”念yù而非wèi;河南省�?h,“浚”念xùn而非jùn;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陂”念pí而非bi或p;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牟”念mù而非móu;四川省筠連縣,“筠”念jn而非yún;安徽省六安市,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六”念lù而非liù,這些讀音,若不經(jīng)過專門調(diào)查或了解,一般人是很難想到的。
一些地名字,不同讀音的聲母、韻母完全相同,僅聲調(diào)不同,稍有不慎就會讀錯,如浙江省臺州市,“臺”念ti而非tái;浙江省麗水市,“麗”念lí而非lì;湖北省監(jiān)利縣,“監(jiān)”念jiàn而非jin;福建省閩侯縣,“侯”念hòu而非hóu。而另一些地名字,不同讀音的韻母、音調(diào)相同,僅聲母不同,也容易念錯,如廣東省番禺,“番”念pn而非fn;山西省繁峙縣,“峙”念shì而非zhì;河南省泌陽縣,“泌”念bì而非mì。